
“补贴30%?我家的老厨房终于能翻新了!”
凌晨两点,北京某老小区的业主群里突然炸开了锅。一条“国补政策加码,旧房改造最高补贴30%”的消息,让沉寂多年的老住户们纷纷@群主:“怎么申请?”“橱柜换新能省多少钱?”
这不是个别现象。2025年开年,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《家装厨卫“焕新”工作通知》,将旧改补贴推向高潮。政策背后,一个3.34万亿的存量房装修市场正在浮出水面,占装修总规模的65%。然而,蛋糕虽大,争夺却异常残酷——当补贴红利撞上存量房时代的“深水区”,一场从卖场到社区、从产品到服务的贴身肉搏战已悄然打响。
政策红利:旧改市场的“黄金窗口期”
“去年买家电省了2000块,今年轮到厨房了!”上海徐汇区的李女士,正忙着对比几家装修公司的报价。她的底气来自2025年“国补”新政:家装厨卫补贴最高折扣率提升至30%,覆盖旧房装修、局部改造、适老化改造等多个场景。
政策力度远超以往。以江苏省为例,补贴范围甚至扩展到家纺类产品;部分地区要求“当地补贴只能当地使用”,堵住商家套利漏洞,确保政策“精准滴灌”。
数据印证了市场的狂热:
- 2024年家装厨卫“焕新”带动销售额1200亿元,智能家居换新超1000万件;
- 2025年春节假期,家居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.5%,家电增幅高达166.4%。
但对家居企业而言,这不仅是销量的狂欢,更是战略转型的生死牌局。
激战升级:从“价格战”到“服务战”
“以前在建材城等客上门,现在得去小区摆摊。”某定制家居品牌的区域经理坦言。随着新房市场收缩,旧改流量入口正从卖场向社区迁移。
1. 头部企业:补贴加码,抢占先机
欧派推出“政企双重补贴”,消费者最高可享1万元优惠,并加码健康环保产品套餐;
尚品宅配联合方太、九牧推出“15天全屋焕新”服务,叠加15%国补,立减高达2万元;
索菲亚在杭州推出“每满1万补10%”活动,以899元/㎡的钜惠价格抢占旧改市场。
2. 服务革命: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解决方案”
消费者要的不是一块瓷砖或一个橱柜,而是“省心焕新”。
箭牌卫浴联合保险公司,为旧改用户提供“渗漏保修10年”承诺;
志邦家居推出“政企叠加补贴50%”,配套免费设计和无尘安装服务;
区域性品牌通过“免费仓储”“以旧换新抵现”等增值服务,争夺下沉市场。
行业共识:旧改的本质是服务竞争,“谁离用户更近,谁就能活下来”。
痛点难解:旧改市场的“三座大山”
即便有政策加持,旧改市场仍面临致命挑战:
1. 需求非刚需:“能用就不换”的消费心理
“拆了重装?太麻烦了!”某调研显示,超60%的旧房主因“怕麻烦”放弃改造。旧改涉及施工噪音、工期长等问题,消费者决策成本极高。
2. 盈利困局:规模不经济的“死循环”
客单值低:旧厨房改造平均客单价仅2-3万元,远低于新房定制;
成本高企:多工种协调、非标化服务推高运营成本;
回款慢:国补核销周期长达3个月,中小经销商资金链承压。
3. 供给错位:产品与需求的“断层”
消费者期待“一站式焕新”,但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品服务。北京一位旧改用户吐槽:“买完橱柜还得自己找瓷砖商,最后风格完全不搭!”
破局之道:生态、技术与差异化
面对万亿市场,头部企业已开始探索新路径:
1. 生态联盟:从单打独斗到“组团作战”
欧派联合水电、瓷砖品牌推出“旧改全包套餐”,用户可一键选购;
红星美凯龙搭建整合平台,抽成15%服务费,连接设计师与工长;
小红书与林氏家居共创“包包椅”,精准匹配用户需求,10天GMV破千万。
2. 数字化武器:用技术“熨平”非标痛点
三维家AI设计工具转化率提升40%,无人机测量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;
尚品宅配推出“72小时厨房焕新”,从设计到安装全程数字化托管。
3. 差异化赛道:避开红海,寻找蓝海
适老化改造:开发防滑地砖、无障碍橱柜,对接政府专项补贴;
绿色焕新:主推环保材料,叠加节能补贴;
会员制服务:年费199元享免费检修、优先预约,锁定长期客户。
未来战场:政策退潮后,拼的是“内功”
“国补”终会退场,但存量房市场的战争不会停歇。
短期看,政策红利仍能托底行业增长,但企业若只依赖补贴,终将被淘汰;
长期看,旧改市场的赢家,一定是那些完成“三重进化”的企业:
服务进化:从单品供应商升级为“生活解决方案商”;
效率进化:用数字化工具压缩成本,实现“旧改标准化”;
生态进化:构建跨品类、跨区域的协同网络。
旧改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存题
当3.34万亿市场摆在眼前,家居企业已无路可退。
活下去的关键,不是追逐补贴,而是重构能力——
谁能用服务黏住用户,用效率压垮对手,用生态穿透市场,谁就能在存量红海中,挖出属于自己的金矿。
毕竟,时代从不等人。当老旧小区响起装修电钻声时,你的企业是否已在现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