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中心 - 行业动态

家居行业破局之道:向线上要增长,用内容赢未来

发布时间:2025.03.31

分享到:

1.jpg


行业困局:当“内卷”成为家居人的日常 

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一场无声的战役。市场增量见顶、线下渠道成本攀升、消费者需求日益挑剔,行业陷入“价格战”的恶性循环。一位建材商无奈坦言:“客户回头率不足15%,利润压到5%,再降价只能卖空气。” 

更棘手的是,传统家居依赖的线下渠道红利早已消失。曾经“地段为王”的门店模式,如今被高昂的租金、同质化的产品和疲软的客流拖入深渊。当消费者走进卖场,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沙发、床垫和促销海报,他们转身便打开了手机——线上,正成为新的战场。价格战救不了家居行业,唯有跳出“线下内卷”,向线上要增长,才能找到新出路。


线上化三阶段:从“试水”到“深耕”的进化论 

家居行业的线上化并非一蹴而就,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塑与迭代: 

1.0时代:标准化产品的“电商试水” 

早期的淘宝、京东平台上,家居企业尝试将灯具、收纳盒等标准化产品搬上网络。这一阶段,线上只是“清库存”的渠道,核心品类如沙发、定制柜仍牢牢扎根线下。消费者对“网购大件”心存疑虑:“看不见实物,谁敢下单?” 

启示:线上化初期,流量红利虽大,但行业根基未动,线下体验仍是关键壁垒。  

2.0时代:新零售的“理想与现实” 

2016年,阿里提出“新零售”,试图打通线上线下。家居行业一度沸腾:天猫与居然之家、红星美凯龙联手,推出融合线体验与线上下单的“HOMETIMES家时代”。然而,高昂的运营成本、复杂的链路设计让这场实验最终折戟。  

反思:新零售并非简单叠加渠道,若无法重构消费习惯,再大的投入也只是“表面功夫”。  

3.0时代:内容为王的“弯道超车” 

2020年,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的爆发,让家居行业真正迎来转机。抖音、小红书等内容平台,以“场景化种草”打破了传统电商的逻辑。 

案例1:喜临门通过抖音直播,两年内线上交易额翻3倍,一场直播卖出上千张床垫。 

案例2:源氏木语在小红书积累2万+笔记,用“实拍+干货”打造“家居搭配指南”,双十一抖音GMV猛增74%。 

核心逻辑:内容即渠道,服务即营销。消费者不再为“低价”买单,而是为“生活方式”和“解决方案”心动。 


破局关键:如何打造“线上增长飞轮”?  

对家居企业而言,线上化已从“选修课”变为“生死线”。但盲目跟风只会沦为炮灰,真正的赢家都在做这三件事: 

1. 内容差异化:从“卖产品”到“卖场景” 

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一张沙发,而是一个“慵懒周末的治愈角落”。 

抖音:用15秒短视频展示产品使用场景,比如“小户型客厅改造”“ins风卧室搭配”。 

小红书:通过素人探店、用户UGC(如“我家的原木风装修”)建立真实信任感。 

关键点:内容需直击用户痛点,如“租房党如何低成本改造”“二胎家庭收纳神器”。 

2. 渠道精细化:全域布局,精准引流 

公域流量:在抖音、快手投放信息流广告,锁定“装修”“家居”等关键词。 

私域沉淀:通过企业微信、社群运营,将粉丝转化为长期客户。

案例:欧派家居推出“1元预约全屋设计”直播活动,用户停留时长同比提升3.8倍,直播间转化率超行业均值2倍。

提醒:流量越贵,越要算清“获客成本”与“LTV(客户终身价值)”的账。 

3. 服务价值化:用体验打破“线上信任壁垒”  

线上体验:VR看样、AI户型设计工具,让消费者“云逛店”也能感受产品细节。 

线下承接:线上引流到线下门店后,提供专属优惠、免费测量等增值服务,避免“流量浪费”。 

案例:皇派门窗品牌推出“线上预约送安装礼包”,线下到店率提升60%。


未来趋势:谁能成为“内容时代”的赢家? 

家居行业的竞争,已从“拼价格”转向“拼内容力”。未来三年,两类企业将脱颖而出:

1. 内容型品牌:擅长用短视频、直播、图文构建“家居美学IP”,如宜家的“灵感库”、NOME的“北欧生活指南”。  

2.服务型品牌:通过数字化工具(如在线设计、智能客服)提升体验,用“超预期服务”留住用户。  

终极答案:线上化不是取代线下,而是用内容重塑消费链路。当企业学会用“差异化价值”打动用户,增长便是水到渠成。

  

结语:别犹豫,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  

家居行业的洗牌仍在继续,但危机中永远藏着机遇。无论是抖音上的一条爆款视频,还是小红书上的一篇干货笔记,都可能成为品牌逆袭的起点。 

记住:线上化的本质,是让消费者“看见你、信任你、选择你”。